半年新开八千家!头部咖啡品牌开始做便利店生意了?

啡界最近发生了几个大新闻。

作为全国性连锁便利店品牌,见福便利店目前在福建,四川,江西,江苏等地共有2000+家连锁门店。

据报道,双方首批合作联营门店150家已落地,预计2025年落地2000家联营门店,也就是说,联营模式未来会覆盖见福大部分门店,同时推动挪瓦咖啡在这些地区打开市场。

进入库迪的官网,已经可以看到“联营合作”项下包括“便捷店”和“标准店”两种加盟模式。

要知道,以瑞幸2023-2024年期间如此恐怖的拓店速度,一年才增长了一万家店。而目前库迪咖啡门店的数量为7000+左右,“三年五万店”意味着每年需要保持10000+店的增速,这无论是对品牌的组织运营能力、供应链能力还是对于已经趋近红海的中国咖啡市场,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无论是挪瓦咖啡的联营模式,还是库迪咖啡的便捷店模式,本质都是走“小店型、店中店”模式。而之所以库迪和挪瓦这两个品牌在今年都选择主攻店中店模型,是因为它确实有一系列优点:

可以利用主店(如便利店、书店等)的客流,吸引潜在顾客进店,增加销售机会。

店中店同样可以在店面装饰和布局上凸显品牌,有助于增加曝光率,塑造和强化品牌形象。

相比于独立门店,店中店的租金和运营成本通常较低,因为它们可以共享主店的基础设施和客流。

尤其是选择与连锁便利店合作的方式,品牌可以通过店中店模式快速在多个地点设立门店,而不需要承担开设独立门店的高昂成本和风险。

受到激烈竞争的影响,库迪的9.9价格战如果想要持续进行(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声称已经做好“全场9.9促销”三年的准备),就需要进一步拓店,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压缩供应链成本,维持利润率。

比起咖啡店,便利店的分布更密集,合作意味着品牌力和曝光率的进一步提高,有助于进一步占据用户心智,维持其目前的行业地位。

自2016年起,中国的现磨咖啡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一众连锁便利店也纷纷布局现磨咖啡市场,打造自有的咖啡品牌,如全家的湃客,便利蜂的不眠海等等。

2017-2022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0.7%,便利店咖啡趁势扩张,因其比速溶、瓶装咖啡更具咖啡香气和口感,相对咖啡店低廉的价格(8-15元价格带)以及更容易触及消费客群的点位密度,成为了打工人的一大消费选择,其市场规模在2023年突破了1600亿元。

根据《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早午餐咖啡提神是中国消费者的主要需求,咖啡搭配面包、三明治或中式面点作为一种常见的早餐或午餐搭配,契合了都市工作人群的消费习惯。

但到了2024年,新的焦虑已经出现了。

同时,因为店员并不是专业的咖啡师,便利店咖啡在口味和SKU的多样性上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事实上,便利店咖啡往往在口感上较为普通,远远谈不上好喝,只是“救急“或“日常”的咖啡因饮料。

同样是10元左右的价位,比起便利店自营的咖啡,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消费瑞幸、库迪等咖啡品牌的产品。

一方面是基于对其品牌效应、专业度的信任,另一方面咖啡品牌的招牌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显然比便利店里的基本款更强。

面对瑞幸、库迪、幸运咖等“快咖啡”品牌的冲击,便利店咖啡也需要一些“新招”应对。

见福便利店创始人在2019年的采访中就提到对咖啡市场的重视,此次与挪瓦的合作更像是一种布局战略的延续,如果自有咖啡品牌的营收情况不算理想,引入外援是否能够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挪瓦咖啡本身就是走小店型模式,之前做过很多店中店,以做外卖和外带为主。此次选择与便利店品牌合作,延续小店模式,在店铺模型的打造上并不是难点,我认为难点反而在于其品牌力是否足够支撑起为便利店长期“引流”的愿景。

库迪自从5月份提出“便捷店”模式后,迅速出现在了便利店、药店、书店等各种消费场景中。

最后,库迪是否能按计划迅速铺开上千甚至上万个新点位还有待时间检验。

作为扎根华南,面向全球的连锁行业展会,展会现场涵盖包括知名茶饮品牌在内的500+品牌,120+细分品类,是您考察品牌、投资洽谈的不二之选。2025年5月10日-12日,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D区,让我们共赴连锁品牌的年度盛会!